第(2/3)页 随即就看向宋引玉。 “院里嬷嬷给你备的吃食?拿出来放着吧。” 谢老夫人目光落在阿月和阿星怀里的食盒说到。 宋引玉点点头,然后眉眼弯弯笑着说: “谢谢母亲,您院子里小厨房的糕点我想了好久,今天有口福了。” 一边说着,她让阿月阿星将食盒打开,接着道, “这是秦嬷嬷照着您上次给的方子做的,母亲尝尝味道如何?” 她笑得乖巧,谢老夫人严肃板正的脸几不可见地柔和了几分: “嗯。” 很快,马车动起来了很平稳,桌上杯里的茶也只是晃了晃,并未溢出来。 马车不疾不徐地往城外走去。 此时天色依旧未亮,到处都是一片黑,只偶尔有些人家屋内透过窗户能看到几盏亮起的烛火。 慢慢的,或许是马车里太舒服了,宋引玉坐着坐着,眼皮越来越沉。 只是她潜意识还记着谢老夫人在,不敢真睡过去。 但睡意来得太汹涌了,宋引玉很快就陷入似睡非睡中,整个人已经不能背脊挺直地坐在那车上了。 她坐着睡觉,脑袋微垂那模样看着都累人。 谢老夫人看着,眼里染了几分笑意,只语气还是淡淡的: “睡吧,到了会叫你。” 宋引玉耳朵精准地捕捉到这句话,也知道那声音是谢老夫人的,可是强烈的困意让她已经不能深究太多。 当她听到那句话时,就跟得了免死金牌一样,在下一瞬彻底安心地坠入梦香中去了。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,宋引玉突然感觉身体往下坠,失重感一下子惊醒了她。 宋引玉蓦地睁开眼,身体猛得坐直,看起来好似精神得不得了,然而她眼睛里还未消退的睡意出卖了她。 醒过来后,宋引玉木了一下才搞清楚状况,然后立马看向坐在一旁的谢老夫人。 “母亲。” 宋引玉呐呐地喊到,小心地盯着谢老夫人的脸色瞧,怕她不高兴。 谢老夫人没说什么,只推了推小桌上的茶被,道: “喝点清茶。” 宋引玉二话没说,捧起茶杯,慢慢喝着。 谢老夫人又问:“饿了吗?” 宋引玉摸着肚子老实地点点头,是有点饿了。 “吃糕点。” 谢老夫人说。 宋引玉没立马伸手,只是在确定谢老夫人确实没生气她刚刚睡觉之事,才放下提着的心。 她笑着拿起桌上的糕点,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。 此时天光泛起了鱼肚白,天色渐渐亮了,她们马车早已离开了京城,再有一个时辰就该到地方了。 宋引玉这一觉她感觉像是睡了很久,其实只过了一个时辰而已。 接下来的时间宋引玉便一直捡着糕点吃,她可还记得谢临安说过,要未时才能吃饭。 谢老夫人不怎么爱吃糕点,她吃了不宜克化。 幸亏秦嬷嬷还给她准备了一碗鸡丝粥,宋引玉拿出来送到了谢老夫人手里: “母亲,您吃这个吧。我听夫君说祭祖后要未时才吃饭,您先垫垫肚子。” 祭祖极费体力,宋引玉虽然没有参加过,但能猜到。 毕竟要花两个时辰,整整四个小时。 要是不吃点东西,怎么受得了。 谢老夫人其实并不怎么饿,可看宋引玉一片好意,她也不好拒绝,只说: “放着吧,我等会儿吃。” 谢老夫人是个寡言的性格,安嬷嬷怕宋引玉误会,忙笑着道: “老夫人应是不饿,我先替老夫人收着,等老夫人饿了,再在炉子上热热吃。” 装粥的食盒是特质的,有夹层里面灌了热水能保温。 这会儿拿出来还冒着热气,可要再会儿就该凉了。 安嬷嬷清楚这点才有此一说。 宋引玉当然不会胡乱猜忌谢老夫人,她点点头,笑着说: “嗯,母亲不饿的话,就饿了再吃。” 谢老夫人颔首,安嬷嬷收起了粥。 时候还早,两人坐在马车里,宋引玉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着糕点。 而谢老夫人一直都是挺直了腰背端坐着。 一老一少看着不搭,现在却意外的和谐。 宋引玉一路上吃吃喝喝一点都不觉得难熬。 等中途谢老夫人终于觉察到饿,安嬷嬷惹上端给她用了。 不多时,她们也终于到了。 马车停了下来,宋引玉和谢老夫人一前一后地下了车。 车子并未赶入村里,停在了外面。 此时外面天已经彻底亮起来了,宋引玉一眼瞧去,首先就看见了不远处大片大片的房屋。 鳞次栉比,整整齐齐地伫立在村子中央。 那些屋子与宋引玉想象中,古代村子的土墙不一样。 清一色的青砖绿瓦的木质结构房屋,雕梁画栋斗拱飞檐。 一股古朴大气之感扑面而来,有种沉甸甸的厚重感。 这就是谢家文化根源,也是谢家的发家地。 宋引玉还在赞叹时,早已侯在这的谢氏族人齐刷刷地上前给谢老夫人和她见礼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