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一四章 贾诩-《三国之逆袭成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荀攸笑了笑,“此事不难,你只管……”

    半月高悬,月辉如水,夜『色』愈发深了,待得贾诩送荀攸三人出门时,荀攸早已眼皮打架,昏昏欲睡,眼看荀攸三人上了马车,贾穆派人陪了出去,贾诩回到营帐,擦掉此番谈话之中不断噙出的冷汗,又将『毛』巾绞干,将那碗酒倒在『毛』巾上,随后仔仔细细擦了一遍上半身,感觉酒『液』挥发,神清气爽,才长吐出一口气来。

    “父亲!”贾穆送了不久回来营帐,一脸凝重,“他竟然猜到相国迁都之事了!”

    “未必。”贾诩摇摇头,“许是在试探你我。”

    “可这份见识……也不容觑。”贾穆拿起一旁兵兰拄着的剑,挑着席子合拢,整张脸都凝了起来,“偏偏此人心思歹毒,招惹不得啊……父亲可要引荐他当河东太守?若不做,他那人,几句话都以家眷为质子,只怕……”

    贾诩望望贾穆,“你已经想到引荐了……也觉得他的筹划能成?”

    贾穆恭敬道:“虽有一些危险,确实为上策。等关羽被我等策反,白波军想来独木难支,再有我等夹击,自然兵败如山倒……此饶军谋,还是足以认可的。而且言辞之中颇有诚意,对我等对战酸枣同盟军也大有裨益,不像是假意投诚。”

    “那便是,他真的是来投诚的……”贾诩望着案几上模样精致的无烟油灯微微发怔,像是在自言自语,片刻后,见贾穆拿剑挑着席子往外走,道:“不必整理了,让人把整个营帐烧了。你去备马。我去面见郭将军与牛将军商议明日捉拿关羽之事。待我回来,你我一同去安邑县招待荀公达。”

    “烧了?”见贾诩点头,贾穆怔了怔,“父亲,我看他们三人如此,不像是要将瘟疫散进来。”

    “心谨慎不会错。”贾诩一边想着事情,一边穿着衣服,“走之前你再将酒缸里的酒取出来备几囊,路上提神用。”

    他手中动作顿了顿,眉头又皱起来,“伯敬,你,他会不会在设计做什么?为父总有些心神不宁……此人……来者不善。”

    贾穆帮着贾诩穿衣服,不以为意地笑了笑,“是父亲来者不善才是。你一开始还如础慢他。”

    贾诩摇摇头,有些失神地缓声道:“但凡心虚之人,皆会面『露』破绽,为父便是有心试探此人……可他身患伤寒,遮了脸面,便无法让为父知晓。他行为举止,皆是病者举动……为父乍然相见,也看不出虚实。听他言辞,倒是恃才傲物,颇为阴狠……然则,三番五次提及子嗣之事……还有他刚投诚便选中了为父……”

    贾诩到这里,望向贾穆,“为父总觉得,此人查过我,兴许,对我很熟悉。”

    贾穆一怔,想起自家父亲的直觉一向很准,有些不寒而栗道:“父亲若不想与他多有瓜葛,倒不如不去了。我等让郭牛二位将军自己派人去。”

    贾诩眼眸微微茫然地摇摇头,“得去。至少安邑县内,为父得招待,尽礼数、监视,都得做,以免生变。待得到了京城,你我再跟他断了来往。对了,我等等出门,你书信一封,让营中信使寄回家中报个平安。再多提一句,让你娘与你二弟三弟还有你内人在家中要更加心谨慎……能不出门便不要出门。”

    寄家书就表明事态可能影响家中,已经极其严重了,贾穆神『色』微微僵硬,咽了口唾沫道:“父亲,你不会想多了吧?”

    贾诩连连摇头,“刘德然年方二十八岁,五年风雨,却是寻常人不可能有的一番经历,能活到如今必有过人之处。荀文若在幽州涿县担当郡丞,公孙伯珪在青州扫平贼匪,他大概已经到了酸枣……如今关云长在河东,荀公达也在河东……那可都是与他有关之人。此事如有蹊跷,你我父子沾染上,便是万劫不复。还得慎重。”

    “要不……告诉董相国?”

    贾穆问着,就见贾诩直视着他,默不作声,眼眸火光明暗不一。

    四周有些安静,鼻尖充塞着浓郁的酒味,贾穆又咽了口唾沫,“爹……”手腕被抓住,他打了个激灵。

    贾诩使劲握了握贾穆的手腕,随后理了理发带,出门道:“把酒缸带上,去备马。回来就烧了营帐……记得让几位将军的人价检查一遍再烧。还有你我,这几日医师一定要带着……伯敬,为父还是那句话。不要管别人什么,孤陋寡闻也好,胆如鼠也罢,这世道……活着,活着才最重要。切记,往后,不要再轻易动怒……”

    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