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章 筹划未来-《三国之逆袭成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公子放心!公子,恕张某直言,我这县令便是拱手让于你,你都能做啊,嘿嘿,见识广博,张某自愧不如。”

    “少拍马屁,都打乱我思绪了。”

    能让身为县令的张轲恭维,刘正也很受用,只是他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,就是抓自己在意的东西说个概念而已,便是任何一个看过三国的人都能说的东西,他也只能欺负这些没有见识的古代人了。

    刘正想了想:“匠人的事情,之前跟你说的,这次再细化一点。除了把那两三百余人的武器铠甲都给解决了之外,你找人和我三弟统筹一下钱财,看看他能招多少人,提前多准备一些武器铠甲出来。此外,这批铁匠你先出钱出粮找人供着,让他们讨论研究怎么炼铁,不是打造铁,是从铁矿石变成铁块,将杂质都去除掉。此事也没个准数,先让他们弄个计划,我们便按照他们说的建造。”

    “公子是要革新冶铁技术?”

    张轲有些疑惑不解道:“这老祖宗传下来的五六百年的手艺,一时想革新,恐怕也不容易啊。”

    “我都说了,前人没有,并不表示我们不能有。一个人不会叫两个人,两个人不会找三个人,再不会,千千万万个匠人在一起,还怕不能论出个结果?只是此前没人做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公子教训的是。差点忘了,公子博古通今,还知晓未来,可不是寻常人!”

    张轲谄媚一笑。

    “少来……另外,把其他匠人你也去找一遍。衙门应该有相关的记录,找起来绝对不难。你找人把所有匠人的手艺都给记录在册,若是不肯说,没事,你先找几个人问问愿不愿意过来教书。就教手艺。我们供着他们。”

    见张轲表情疑惑,刘正目光灼灼道:“至于在哪里教书……我要你在农庄附近弄个私学,再建大一点的民居,让那几百人把家中老小都搬迁过来,再把子女还有青年都塞进私学学习一番。记得,除了匠人,私学里也要请会读书写字的,把教的内容分门别类,士农工商……”

    “公子要建私学?”

    张轲表情凝重地打断,还要开口,刘正摆手阻止,坦然道:“对,但侧重点不在做官,便是以往都在教化民众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,一些礼仪法制的内容,另外也教他们认字和官话,还有一些有关农工商的手艺和方法。”

    “有关农工商的内容,大多无人记录在册,这就要你找人去问。天生我材必有用嘛,但凡是人,手头上多少应该有点内容,把如何种田、画画、打造、行商……各式各样的内容都记录在册,然后放进私学中,让人教,也让他们自己翻阅,再专门找个人,若是有人对内容有异议,或是还有其他的问题,就记录在册,到时候讨论是否正确,或是怎么解决。”

    刘正说到这里,思及能将后世技术学院的雏形拿过来也颇有兴致,又道:“这些内容,如果可能的话,就在县城挨家挨户地找人问,凡是说的,就在这条信息之后写上名字,告诉他们这是惠利子孙,千古留名的大事,再用粮食或者钱帛鼓励。记得,一定要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来教,教会了也可以让他们留下,你找人建立工坊,把人都集中起来干活,往后你便是走了,这地方只要有人管理,也能赚得金钵满盆。”

    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……公子此言真是让人为之振奋!还有私学和工坊,物尽其用,公子着实好本事,可比我这竭泽而渔吃果砍树的本事高一万倍!”

    张轲佩服得五体投地,却也提醒道:“轲还以为公子要广收门徒呢,便是因为年纪,也会士人口诛笔伐。如此便好,只要不是触犯士族,张某稍后便叫人去做。就是这私学到时候被士人议论起来,公子的名声……”

    “没事,没犯众怒便无妨。”

    刘正也知道若是往后他走上台前,这些东西在有心人眼中也能是诋毁他的地方,但事关他的另一个计划,这些士人的评价就没什么需要顾忌的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