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你不懂武侠是属于男人的浪漫!” 比赛现场。 经过这一场闹剧之后,节目主持人赶忙下场维持现场秩序,《谁是歌王》的比赛又恢复到了评审团点评的流程。 另一位评审团成员接过话筒起身说道: “前两位评委老师,说的很好,我就浅浅补充一下吧!” “《七里香》拥有最为惊艳的前奏,这也就是为什么仅仅前奏一响,就能抓住听众的耳朵,前奏先是对风声进行了采样,这种风很像是在山谷中穿越袭来,立刻给人清晰的空旷感和被风拂来的清新!” “而马上紧接着进入乐器振琴,振琴不同于吉他,振琴的音色更加明朗清亮,更能烘托那种夏天同样的清亮感,然后架子鼓,吉他等等标配乐器再加进来,一股夏天的清爽凉意,就这样在前奏被完美衬托出来!” “雨下整夜,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,院子落叶,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,几句是非,也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,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!副歌全都是人声和声,李想本身的声线偏单薄,音色也偏干哑,单纯拼音色,他和传统的歌手毫无半点优势,但是李想很喜欢大量的运用人声和声,来弥补他音色上的缺陷,所以《七里香》的副歌,通体能给人丰富、厚实的质感!” “这首歌除了前奏部分比较引人注意,富有抓耳的感觉以外,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和弦走向和旋律行进,和弦走向一开始是Am,后面又是F、G、C这种大三和弦,Am小三和弦的交替使用,产生了一种调性模糊的感觉,真的是神秘朦胧又唯美!” “尤其是Am开头的和弦走向,是一贯的李想风格,可以说这首歌是李想风格的强烈彰显,旋律行进更是如神来之笔,1和7的连续使用让歌曲有娓娓动听的特点,属于越听越好听的典型,345的随机加入,充满着灵性与跳动,使得旋律不会因为娓娓动听而显得四平八稳,李想的旋律写作能力真的是厉害,作曲这方面太强了!” “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有道理的,这首七里香,值得当前华语乐坛,所有歌手学习!” “七里香这首歌曲是无穷的宝藏,是揭示了华语乐坛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流行趋势的灯塔!” “谢谢大家,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拙见!” “啪啪啪啪啪!” 评委老师说道这里,现场观众顿时激动的鼓起了掌。 该说不说,这位评委老师虽然说的太过专业,很多名词,大部分观众都听不太懂,甚至可以说十窍通九窍——一窍不通! 但不妨碍他们认为这位评委老师说的专业啊,说的精彩啊! 特别是最后那段,说七里香这首歌曲,将引领接下来华语乐坛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潮流! 试问,作为李想的粉丝,谁会不愿意听这种话呢? 今天《谁是歌王》这一期比赛结束之后,恐怕整个华语乐坛的乐评人圈子里,会出现更多的李吹! 不过说实话,现如今,但凡在娱乐圈混的人,不就只是剩下两种人了吗? 李吹和其他! (本章完) 第(3/3)页